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遊記】維也納─聖馬克斯墓園(莫札特之墓)

你可能不知道奧地利國父是誰,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莫札特是誰。

他出生的地方薩爾茲堡是奧地利著名景點,同時終結的地方"聖馬克斯墓園"亦是當地有名的名勝。

它位於維也納,搭乘火車S7線到ST.Marx走路十分鐘就會到了。


這是聖馬克斯墓園的門口


往前直走到一個交叉口會看到耶穌像(why?)


往左看就會看到不遠處的莫札特之墓


近距離照片

上頭的美麗花朵們著實令人感受到他生前所綻放的生命力(上頭的花朵會定期做更換喔,前段日子還排成十字架的圖案^^),然而後頭的斷柱和孤單小天使又讓人胸口一緊,或許安息就是這麼回事吧!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漫畫評論】WEBTOON金湯匙62話

繼看臉時代之後讓我最喜歡的一部漫畫(哀~說到看臉時代逐漸往奇怪的地方發展了呢),主要在講述男主角承天拿到了一支可以和別人交換人生的金湯匙。

全劇主要在探討一個人到底會因為含著金湯匙出生而有著光明的前途嗎?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話,那麼,如果要你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來換得財富,你願意嗎?

62話簡述:
1.承天第一次主動邀如真吃飯,百般體貼討好為的是要讓如真成為對他言聽計從的女人
2.搬到承天家的泰勇一家人再次感受到那股難以言喻的羞愧(除了承娥)
3.珠熙對泰勇表現出異於普通朋友的情感,而泰勇卻坦然接受了,然而礙於立場泰勇只能一再迴避這份感情

評論:
主要想探討兩個層面的問題
1.珠熙對於泰勇的感情
如果說珠熙和泰勇是命中注定,或許這會是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然而在承天使用過金湯匙後的世界觀來看,珠熙就是個徘徊在劈腿邊緣的女人,而且別忘了這個故事一開始就沒說泰勇和珠熙是命中註定,他們也只是"人中注定",由雙方父親指定在一起的;相比之下,人稱品行敗壞的承天在感情上卻意外專情,即便有錢使壞,也從來沒拿錢去開雜某。
另外,這段感情也有這番滋味,"如果你當初愛的那個人變了,同時又出現另一個你喜歡的對象,你會拋棄他還是選擇陪伴呢?"

2.窮泰勇的價值觀
如果說泰勇交換身分是為了磨練個性的話,那還挺成功的,如果哪天和承天再交換回來,成為人上人是可以肯定的;又或者泰勇是作者設計出來想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他的態度"的角色呢?至少這一話讓泰勇也肯定了"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萬萬不能"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為什麼會想去奧地利打工?

在這之前要先說說

1.為什麼要去國外打工?

體驗生活?開眼界?找自信?讓自己可以獨立在外地生活?

當然我還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不想跟著既定套路(也就是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當兵→出社會),或許我可以在另一個地方找到方向,找到有什麼是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因為我相信每個人被創造都有自己的目的。



2.這麼多國家為什麼選擇奧地利?

理由主要有三個

第一,相較於普遍的英語系國家,我更想要學習第二外語(德語、法語都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六個月不能學到太多,至少可以有個基礎,在未來求職有機會用上

第二,奧地利是歐洲國家當中發展程度頂尖的國家,富足、先進、富有人權,適合作為開開眼界的國家

第三,華人比較少,而且是台灣在2015之後才開放打工度假的地方,而且有每年50名只能去半年的限制,所以有其獨特性

原本在澳洲和奧地利之間糾結很久,主要還是英文和德文的實用性來說英文遠勝於德文(一直到我來奧地利也都是靠英文在溝通,如果過了幾個月可以用德文溝通的話就表示我成功了呢),但是最後還是在"未來"上面決定做點小小的賭注



半年後我敢肯定絕對會有收穫,但是實際的收穫是甚麼到時候再跟大家分享,這個時間點winter is coming,真的很期待奧地利的冬天會下雪,希望一切不留遺憾就好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討論】分手後會有的現象

以下列出幾點:

1.IG FB合照會刪光光,好友也會互相封鎖,有的乾脆直接辦新的帳號然後騙你舊的被盜

2.因為被傷害以後內心變脆弱,這時候人會變得"很好",好約、好講話、好脾氣

3.突然變得很追求一個人的自由,各種旅遊,也許環島,也許去個咖啡廳喝下午茶,無論如何終於沒辦法閃你了

4.眼神的改變,這部分因人而異,愛得越深傷得越重,總之愛情會讓一個人長大的

5.以前活潑有自信,現在變得內斂一點

其他還有更多嗎

歡迎來討論喔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生活】刻意練習法要點整理─一個讓自己持續進步的方法

如何透過"刻意練習"讓你成為高手?



1.設立明確的目標
訓練過程以"目標"作為導向;而非"知識"。
ex.成為全國冠軍,而不是精通"反手拍的打法",因為在你成為冠軍的過程當中自然
就會或許所需的知識;然而或許所需的知識並不能讓你成為冠軍。

2.即時回饋
如果有個老師或教練就可以即時察覺你的不足,如果沒有教練的話可以選擇用錄製或筆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練習成效,然後針對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訓練。

3.高度專注
享受各種枯燥、重複性高卻很必要的練習→高度專注的訓練。

4.脫離舒適圈
持續學習,不要安於現狀,選擇突破。
尋找舒適圈到恐懼圈當中的那層"學習圈"。






出處: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哲學】台灣的特色

1.名嘴
        什麼都可以吵、什麼都可以罵,只要風向對了,就算踩著法律那條線也會炒作這個新聞。

2.台客
        髒話、垮褲、藍白拖。
        抽菸、喝酒、嚼檳榔。
        台灣粗俗文化的代表。

3.瘋狂的群聚效應
        人多的地方一定去,說是要嘗鮮,跟風趕流行,深怕被笑說跟不上時代。

4.崇尚西方卻只學人家半套
        不管人權、福利、政治,不是只管利益不管人性;就是只管福利不承擔後果。
        舉例來說,前幾年的太陽花運動打著公民不服從的旗幟,結果到依法論罰的時候,卻又跑出來"幹叫"這件事,最後在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的網開一面之下選擇不起訴。
        不過這又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便是學生也算是成年人,卻因為背景、同情心而開了例外,這樣子只會讓更多人不信任法律
        這邊補上公民不服從的概略含意:"人民以不守法的抗議模式達到自己訴求,但是願意承擔不守法的後果,同時這邊的不守法並不是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是對行政命令不守法。"

5.同情心氾濫
強盜未遂被反擊致死也有聲音說防衛過當,警察執法、醫生救人有哪個職業沒被告過的。

6.無法接受未知事物
        這是因為台灣人幾乎沒有民族融合的概念,比起西方許多國家有複數民族、語言穿插其中;台灣雖然有普通話、台語、客語、原住民語,但是總的來說大家還是說普通話,第二語言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越來越找人說的情況下,幾乎就是"大家都是台灣人"這樣的結果了。
        其實只要是人都會對未知感到介意,但是台灣人尤其無法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甚至會想要找機會攻擊對方,這種基因幾乎是根深蒂固,所以學校才會有霸凌呀!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討論】要別人幫助你之前,先幫助自己吧

最近Youtuber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著一個蹦蹦出

"我要成為海賊王"

變成了"我要成為Youtuber"

讓人趨之若鶩奔向網路

並且年齡層不斷下降

(提醒一下Youtuber和實況主是不一樣的,實況主是開LIVE直播玩遊戲或是TALK等等藉此和觀眾互動甚至獲得觀眾訂閱斗內;Youtuber則是靠觀看人數和刊登廣告當主要收入來源)

已經到國中生甚至國小生都在上傳影片的程度

當然影片品質可想而知

(你會想要小學妹妹教你彩妝?還是國中弟弟跟你Talk人生大道理?)



幾乎是用手機拍攝以及免費剪輯軟體做出來的影片可一點都不讓人覺得懷念

即便知道對方是國中國小生

網友們的噓聲依然無情地打在那些影片上面

這種反應是很正常的

在網路上人們更是沒有掩飾自己的必要

好的東西就是好

差的影片就是噓



我個人覺得被噓還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的是當有人點出你的作品有哪裡需要改正的時候

當事人還一副無所謂甚至辯駁回去

最後做出"我覺得我的東西很棒,沒有甚麼需要改進的"這樣的言論

真的會讓人很難再幫下去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現象拉到社會的話也是一樣的

剛進一家公司

你一定會希望同事、上司能夠賞賜你

然而情況常常不如你所願

同事的勾心鬥角

上司的百般刁難

種種匪夷所思的情況壓得你喘不過去

或許你可以覺得都是they的錯

又或者你可以換種角度思考

"當別人無法改變的時候,我能為這種情況做點甚麼呢?"

我覺得這樣才是展現自己積極度最好的方式

有時候別人對你不好

很可能是你自己沒有達到一定水平卻不自知

如果一昧抱怨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甚至讓那些準備要幫助你的人退避三舍



最後再說說心態

如果你現在處於課業、工作上大環境不好還被百般刁難衰到爆不如意的過渡期

那我覺得就是盡量做好自己

最大限度的在每天的事情上面努力

當然

如果別人對待你太過分的時候也是要反擊的

這是我覺得在職場在學校最低限度的生存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