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嘴
什麼都可以吵、什麼都可以罵,只要風向對了,就算踩著法律那條線也會炒作這個新聞。
2.台客
髒話、垮褲、藍白拖。
抽菸、喝酒、嚼檳榔。
台灣粗俗文化的代表。
3.瘋狂的群聚效應
人多的地方一定去,說是要嘗鮮,跟風趕流行,深怕被笑說跟不上時代。
4.崇尚西方卻只學人家半套
不管人權、福利、政治,不是只管利益不管人性;就是只管福利不承擔後果。
舉例來說,前幾年的太陽花運動打著公民不服從的旗幟,結果到依法論罰的時候,卻又跑出來"幹叫"這件事,最後在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的網開一面之下選擇不起訴。
不過這又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便是學生也算是成年人,卻因為背景、同情心而開了例外,這樣子只會讓更多人不信任法律
這邊補上公民不服從的概略含意:"人民以不守法的抗議模式達到自己訴求,但是願意承擔不守法的後果,同時這邊的不守法並不是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是對行政命令不守法。"
5.同情心氾濫
強盜未遂被反擊致死也有聲音說防衛過當,警察執法、醫生救人有哪個職業沒被告過的。
6.無法接受未知事物
這是因為台灣人幾乎沒有民族融合的概念,比起西方許多國家有複數民族、語言穿插其中;台灣雖然有普通話、台語、客語、原住民語,但是總的來說大家還是說普通話,第二語言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越來越找人說的情況下,幾乎就是"大家都是台灣人"這樣的結果了。
其實只要是人都會對未知感到介意,但是台灣人尤其無法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甚至會想要找機會攻擊對方,這種基因幾乎是根深蒂固,所以學校才會有霸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