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表達】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任

說話

大部分的人都能說話

但是你知道該說什麼話嗎?

試想過年期間,親戚圍爐聚餐時刻,雜七雜八的話題(ㄎㄠˇㄨㄣˋ)向你招呼,這時你會有三種話要說:

1.一定不能說
        例如感情以及金錢相關的話題,說了會產生重大八卦效應,只要一次不小心說溜嘴,往後就會成為問候你的固定話題,而且八卦話題就像滾下山的雪球只會越滾越大。

2.被問了才說
        這種通常是"可以問但是被問到會覺得有點雞掰"的話題,像是學測剛考完的朋友一定會被問「考幾分?」「可以填那些學校?」,假如我今天成績很好那也就算了,但是我今天分數可能有點sorry、填了一堆自己也沒聽過的學校,那就有點靠背了。

3.必須主動說
        這是三種裡面我覺得最困難的一項,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做到,但是學起來對你只有好處,甚至能在重要場合保你不死。
        假如現在大家吃得差不多,聊天多過動筷子的頻率,明眼人一定看得出來這時候"該敬酒了",叫一叫旁邊的表哥表姊堂弟堂妹,領頭對長輩們說些吉祥話。(幹你還活著喔?)
        其實還有一種是必須主動說的場合,那就是沒人說話的時候,這邊不是要你做High咖,相信強迫你也做不到,而是針對空氣中寂靜的尷尬給予回應,丟些問題、給予稱讚都可以,就是不要什麼都不說的"埋頭苦幹",填飽了肚子卻失了"禮子"


        當然,上述三種情況如果遇到不想回答的場合,盡量以不說謊的方式巧妙將話題帶開才是上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